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20250527夫妻車上聊天

我住的鄉下地方,早餐店寥寥無幾,所以當附近新開了一間早餐店時,我還挺興奮的,覺得終於有了方便的選擇。

然而,試著買了幾次後,這間店對我們來說形同虛設。

原因很簡單:口味實在不怎麼樣!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餐點都是預先做好,而非現點現做,總少了那股新鮮的滋味。

某天開車時,老婆隨口提到這間店的新變化:「聽說他們現在多了炒飯和炒麵的品項。」我聽了卻只是搖搖頭,心想:就算菜單再怎麼花俏,這間店的生意恐怕還是起不來。

因為他們忽略了早餐店最關鍵的成功因素——用心做好每一份餐點的品質與溫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

--------------------------------------------

根據資料指出,爐主資格可能透過捐獻或競標方式決定,

但這通常結合信仰虔誠度考量,而非純粹金錢交易。

但我想,如果是有人真有心又有錢的話肯定是可以當上爐主的。

但我好奇的是,當爐主的好處是什麼?

我始終相信一定跟某些利益有關,而不只是單純的信仰。

那天就是在跟老婆聊到這些,

無意間聊到可以開發一款有機會爆紅的產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78s


--------------------------------------------

她隨手拿起一張CD,興致勃勃地說想聽《紳士密令》的電影原聲帶。

我瞥了一眼,搖頭說:「這不是那張CD啦!《紳士密令》上映時,已經有Spotify了,從那之後我就沒再買過CD。」

這話題一開,聊著聊著就扯到了《紳士密令》第二集無疾而終的遺憾。

那部電影的結尾明明埋下續集的伏筆,吊足了觀眾胃口,卻始終沒等到任何續集的消息,連一點風聲都沒有,實在讓人扼腕。

我腦中靈光一閃,冒出一個促成續集開拍的點子——不過,說實話,這方法八成行不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212s

--------------------------------------------

老婆是劉德華的粉絲已經很久了

也幻想過無數次能夠跟他近距離接觸的畫面

於是,在某一天我提供她一個思路

也祝福她能夠一圓這一個心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296s

--------------------------------------------

為什麼大家都想看老了的女明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450s

--------------------------------------------

長生不老藥為什麼含重金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520s

--------------------------------------------

頻道名稱:你如果不想出現就跟我聯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732s

--------------------------------------------

沒帽子就別看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779s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從賀瓏事件讓我學到的事

今天聽了《0204純聊天podcast,裡面講了喜劇演員賀瓏的感情風波,說他被貼上「渣男」標籤。故事聽起來像八卦,但我靜下來想想,這不只是別人的故事,也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過去在感情和生活中的不足。賀瓏的故事讓我問自己:我有沒有不小心傷了身邊的人?我有沒有用心對待他們?

賀瓏在喜劇圈耕耘多年,也曾經在事業上風光無限,但他卻因為在感情事件的處理方式讓他的喜劇生涯幾乎全軍覆沒。

回想自己,我是不是也曾經因為太忙、太專注自己的事,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比如那次媽媽生病,我只匆匆打電話問候,卻沒真的放下工作去陪她。我當時沒想那麼多,但現在想想,她可能需要的不只是問候,而是家人陪在她身邊的溫度。

賀瓏跟前女友分手後,很快就跟Albee去大阪旅行,乍看下沒什麼錯,畢竟分手後可以有新生活。可是前女友剛離世,親友還在傷心,他這樣的快樂只更顯得刺眼。還有那封公開的信件,雖然他想澄清誤會,卻讓前女友的朋友更難過。我問自己:我有沒有不小心傷了人,還渾然不覺?

記得有次跟朋友吵架,我急著證明自己對,就將跟他的對話轉述給別人聽,結果因此傷了彼此的感情。當下我可能只想著讓自己好過,卻忘了尊重別人的隱私。而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品格。

寫到這,我想起心理學家Rogers說的,成長從「接納自己」開始。我不是壞人,但有時候太自我,太急著往前衝,忘了身邊人的心。賀瓏可能也不是故意傷人,但他忘了同理心,忘了負責任。我不想當下一個賀瓏,所以我要提醒自己三件事:

  1. 用心傾聽:別人難過時,別急著說「沒事」,要像跟朋友喝酒時,靜靜聽他抱怨工作一樣,認真聽對方的心聲。哪怕是配合演出也好,先讓對方情緒好一點是當前最重要的事。
  2. 負責任:感情和生活都需要承擔責任。別因為一時忙碌或衝動,傷了愛我的人。賀瓏如果能在天殘需要時多陪陪她,故事可能不一樣。
  3. 尊重別人:別把別人不開心的事當話題講,多一些同理心會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另外,我也覺得,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改變。我希望未來的自己,能更勇敢地面對錯誤,然後用行動證明我可以更好。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觀光局的人員素質恐怕才是國旅的殺手

說實話,我對於台灣公務員的服務態度一向沒什麼信心,像是上次跟觀光局郭先生的對話就快讓我吐血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gEB1fNueU

至於為什麼差點吐血,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1. 缺乏明確的進度回饋
    • 行為:在66日被詢問稽查流程時間時,郭先生稱「無法告知大致時間」,未提供任何參考時程。
    • 批評原因:作為公務員,應提供合理透明的行政流程資訊,模糊回應讓檢舉人感到不受重視,降低對公部門的信任。
  1. 稽查行動效率低落
    • 行為:612日前往稽查卻因「沒能進入現場」就離開,未採取進一步行動(如聯繫屋主或後續安排)。
    • 批評原因:稽查行動草率,面對涉嫌非法囚禁的嚴重案件,缺乏積極性和應有的緊急處置,延誤案件進展。
  1. 對案件嚴重性反應遲鈍
    • 行為:檢舉人提及民宿涉嫌非法囚禁並已報警(提供案號),郭先生未表現出對此高度敏感,僅表示「依照程序發函」。
    • 批評原因:未優先處理涉及人身安全的案件,顯示對案件嚴重性缺乏判斷力,未能展現公務員應有的責任感。
  1. 回應反覆、立場曖昧
    • 行為:在對話中,郭先生先承認民宿「基本上是非法業者」,但隨後又改口「需再確認」,對是否非法始終未給明確答案。
    • 批評原因:反覆的說詞顯示專業知識不足或有意迴避,未能以權威立場回應,削弱公部門的可信度。
  1. 對合法性查證的邏輯混亂
    • 行為:當檢舉人質疑為何觀光局無法確認民宿合法性時,郭先生反問「你有沒有入住過?」並稱「這是兩件事」,邏輯不清。
    • 批評原因:將檢舉責任推給消費者,忽略觀光局擁有合法民宿資料庫的職權,顯示業務不熟或推卸責任。
  1. 對消費者權益的漠視
    • 行為:郭先生暗示檢舉人需「入住過」才有資格指控非法民宿,無視消費者查詢合法民宿的合理需求。
    • 批評原因:態度不友善,未能站在消費者立場提供協助,反而增加檢舉門檻,令人質疑其服務意識。
  1. 未充分利用既有資源
    • 行為:檢舉人指出台灣民宿網可查詢合法民宿,郭先生卻遲遲未主動確認,直到被逼問才勉強承認該民宿不在名單內。
    • 批評原因:未善用觀光局的查詢系統,拖延案件進展,顯示工作被動且缺乏主動性。
  1. 行政程序僵化
    • 行為:郭先生強調「依規定需請業者說明」,即使民宿疑似非法,仍優先保障業者權益而非加速處置。
    • 批評原因:過於拘泥程序,忽略案件的緊急性與消費者保護,給人「官僚拖延」的負面印象。
  1. 溝通態度不佳
    • 行為:在對話中,郭先生語氣閃躲(如「呃...沒錯」),對檢舉人的質疑未展現耐心或同理心。
    • 批評原因:缺乏有效的公眾溝通技巧,未能緩解檢舉人的不滿,反而加劇對立,損害公部門形象。
  1. 未能建立公眾信任
    • 行為:整段對話中,郭先生的模糊回應與反問(如「你有證據嗎?」)讓檢舉人質疑觀光局是否可能「收黑錢視而不見」。
    • 批評原因:未能以專業態度消除公眾疑慮,間接助長對公部門廉潔與效率的負面刻板印象。


總結

郭先生的行為在處理非法民宿檢舉案中,展現了效率低下、態度曖昧、程序僵化、溝通不佳及對案件嚴重性反應遲鈍等問題。這些缺失不僅延誤了對涉嫌非法囚禁的民宿的處置,也讓檢舉人對公部門的專業性與誠信產生質疑。作為承辦人員,郭先生未能有效履行職責,未能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公眾信任,值得批評。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給網路酸民的一些話

你好啊,每天躲在螢幕後的嘴炮大俠,總想著透過鍵盤展現出世人皆蠢,唯你獨醒。努力嘗試著從貶損別人言論的過程中獲取只有你自己感覺得到的優越感!

有些事大家都看在眼裡,只是都沒跟你說:你那自以為的「神吐槽」,其實就像在KTV搶麥狂吼,像咆哮時候的黃國昌。你覺得自己句句金言,卻沒發現,你噴這些酸汁只會把原本可以理性的討論區變成引戰擂台。你的小聰明本來有機會能點亮對話,你的劣根性卻只能讓它變成短暫的火花。其實,網友們沒人想看你Cosplay鍵盤鋼鐵人,製造對立,刷存在感。我也好奇你讓自己成為了網友們僅透過螢幕都感覺到你很臭的東西,究竟自己知不知道?

說真的,你那麼聰明優秀何必浪費天賦在噴屎上?試試建設性發文吧!分享點真知灼見,幫人解惑,而不是丟顆鍵盤手榴彈就跑。成熟點,善良點,別讓你的文字淪為留言區裡令人噁心的垃圾。網路不是你的出氣筒,是大家的公共廣場。

何不試著把吐槽轉為建議?分享一個解決問題的想法,或提出你對複雜議題的理解。這樣的發文不僅能吸引認同,還能推動更有意義的對話。如果你做的到的話,你會發現,建設性的留言比單純的批評更能贏得尊重。

另外,我雖不是律師,但基本的法律觀念還是有的,有機會我也願意找一些人來提告練練手;聽說這也是一種賺錢的途徑。

最後還是建議:少造點口業對你比較好。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Agoda住房受困驚魂記2

 

台南驚魂續篇:與詭異民宿的後續交鋒

從那間詭異民宿脫身後,我回到家,內心仍像被一團陰霾籠罩,驚魂未定。幾小時內,我試圖平復心情,開始上網搜尋這間民宿的蛛絲馬跡。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整理出幾項令人毛骨悚然的疑點:

  1. 服務小姐的拖延與異常設計:那位電話中的女子始終拒絕幫我開門,而一樓大門竟然完全無法手動開啟,這明顯違反消防逃生規範。

  2. 網路評價的死寂:民宿的粉絲專頁和Google評論早已停止更新,彷彿這地方被刻意遺忘。

  3. 非法營運的紀錄:查詢後發現,這間民宿的登記地址曾因非法經營被處罰。

  4. 隔音的詭異設計:牆面和大門似乎經過特殊處理,我的呼救聲完全無法傳到外界,像是被困在一個隔絕的牢籠。

  5. 異常的語言選項:在訂房網站上,這間民宿除了國語和英語,還特別標註能用柬埔寨語溝通,這在台南實在罕見。

  6. 可疑男子的反應:那個抓住我的年輕男子,語氣中似乎暗示他對民宿的問題心知肚明,卻試圖阻止我離開。

這些線索讓我越想越不安,這間民宿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

警局的交鋒

兩天後,我接到台南某分局的電話。一位周姓員警通知我,因我在民宿破門而出造成的損壞,需到警局說明。我心知這件事不簡單,於是隔天依約前往,準備好應對這場可能的拉鋸戰。

在警局做筆錄前,我決定先聯繫民宿業者。我的立場很明確:我不想把事情鬧大,但也不會畏懼對峙。憑我掌握的資料,這間民宿的違規問題遠比我的「毀損」嚴重得多。我冷靜地撥通電話,問對方:「我破壞的門鎖,你們希望我賠多少?」

對方語氣冷淡:「一萬三。」

我深吸一口氣,回應:「老實說,我當天破門是因為我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或許是我誤會了,但你們的責任難道不大?你們把旅客困在一個無法逃生、呼救無門的空間,還遲遲不開門。光這一點,誰能接受?我不僅損失了住宿費用,還因為敲打牆面導致雙手瘀青紅腫。我建議雙方各退一步,讓這件事和平落幕。」

對方毫不退讓:「不賠錢,我們就不撤告。」

我冷笑一聲:「那我再確認一次,你們是合法民宿嗎?」

對方語氣一僵,辯稱:「我們有營利事業登記證,完全合法。這跟你的毀損沒關係。」

「好,」我說,「既然你們堅持追究,那我也會追究你們的責任。咱們公事公辦。」說完,我果斷掛斷電話,準備在警局展開下一場博弈。

警局的冷漠與推拖

進入警局,製作筆錄的過程卻讓我更加憤慨。周姓員警似乎只專注於確認「我是否毀損門鎖」,對我為何採取行動的背景完全不感興趣。我試圖解釋民宿的異常設計與對我人身自由的威脅,他卻一副敷衍的態度。我強忍不滿,完成筆錄後提出反告,控訴民宿「妨害自由」。

這一提告,員警的態度瞬間變得拖沓。他支吾著說:「請先坐一旁,我需要做些準備。」我坐在冰冷的等候區,開始查詢相關法律條文,試圖掌握更多主動權。半小時過去,毫無進展。我忍不住起身問:「請問有什麼狀況?為什麼這麼久?」

員警吞吞吐吐:「這種案子,我得先跟所長討論一下,但他現在不在。」

我皺眉:「這種案子需要討論才能做筆錄?」

他尷尬地說:「也不是……您再稍等,我跟同事商量一下。」

又等了15分鐘,我再也按捺不住,起身質問:「這案子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拖這麼久?」這時,另一位年輕員警插話:「我建議您不用急著提告。等到毀損案開庭時,您可以向檢察官說明原因,檢察官會以妨害自由起訴對方,這是公訴罪。」

我直覺不對,堅持要求製作筆錄。員警卻又推說:「再等一下,我得先跟所長聯繫。」

我徹底失去耐心,說:「好,你們慢慢討論。我先去吃晚餐,討論好再打給我。」我走出警局,慢悠悠地逛到附近一家小店,點了碗牛肉麵,邊吃邊聯繫一位在法院工作的朋友。他聽完後斷言,員警這是想「便宜行事」,建議我堅持提告,否則民宿的問題可能被輕輕帶過。

堅持到底的決心

40分鐘過去,警局依然沒來電。我索性返回警局,直接問:「請問我可以做筆錄了嗎?」這次,員警終於不情願地開始製作筆錄。直到晚上10點,我才完成所有程序,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警局。

隔天,我向觀光局檢舉這間民宿涉嫌非法營業。對於後續的偵辦結果,我打算一兩週後再追蹤。這場台南之旅,從一開始的充電計畫,演變成一場驚心動魄的鬥智鬥勇。我不僅要保護自己,也要讓這間詭異民宿的真相暴露在陽光之下。無論結局如何,我已下定決心,絕不讓這件事不了了之。

-------------------------------------------------------------

以上,不曉得之前發生什麼事的請看上一篇

想知道後續發展的請看下一篇

Agoda住房受困驚魂記1

最近工作壓力如山,讓我身心俱疲,於是我決定一個人到台南市區放鬆兩天,給自己充電。透過Agoda預訂了一間位在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上的民宿,我滿心期待這趟短暫的逃離。騎著機車,迎著南台灣的暖風,我抵達了目的地——卻沒想到,這裡即將展開一場令人心跳加速的驚魂之旅。

詭異的第一印象

抵達民宿時,我愣住了。眼前這棟建築毫不起眼,沒有招牌,沒有任何標示,甚至連「民宿」二字的影子都找不到。我心裡一陣狐疑,難道走錯地方了?掏出手機,我撥通Agoda訂房確認信上的聯絡電話。電話那頭,一位聲音冷靜的女子接聽,確認我的身份後,語氣平淡地說:「請輸入密碼,開啟大門。」

我照著她給的數字,在門邊的鍵盤上輸入一串密碼。厚重的鐵門「喀嚓」一聲緩緩開啟,卻緊接著露出一道玻璃門。這奇怪的雙門設計讓我心頭一緊——哪間民宿需要這樣的重重關卡?但我還是遵照指示,推開玻璃門,走進昏暗的走廊。

步步驚心的陷阱

女子在電話中繼續指示:「請把兩扇門都關上。」我依言照做,卻感到一絲不安。走廊光線昏暗,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莫名的壓迫感。我小心翼翼地踏上幾階樓梯,注意到旁邊有個鞋櫃,裡面散亂地堆著幾雙鞋子。「是要把鞋子放這裡嗎?」我正想開口問,女子卻突然說:「請再往上走幾步,電動門才能關閉。」

電動門?我猛然一驚,轉頭一看,果然有一道側滑的門正緩緩移動。這已經不是普通的民宿設計了——這道門,幾乎可以稱之為暗門!我的直覺敲響警鐘:為什麼一間合法的民宿需要這麼多道門?這一切太不尋常了。

困局與掙扎

我停下腳步,對電話那頭說:「請稍等,我想確認一件事。」我快步回到入口,試圖推開那扇厚重的鐵門。果然不出所料,門紋絲不動,門上還貼著一張刺眼的告示:「禁止自行開門」。我心跳加速,一股寒意從背脊竄起。

「請幫我把門打開,我想出去。」我語氣堅定地對女子說。但她卻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反覆問道:「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我可以請人下去幫您。」她的語氣越來越拖延,彷彿在試圖留住我。我的耐心耗盡,語氣變得強硬:「請立刻開門!」

此時,我從玻璃門與鐵門的縫隙間瞥見街上行人經過,於是我扯開嗓子大喊:「救命!有人嗎?」但厚重的門板將我的聲音死死封住,外面的人毫無反應。我意識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

絕處逢生的逃脫

我迅速撥通警察勤務中心的電話,語速急促地報上自己的位置:「我被困在一間民宿裡,情況不對,可能有危險。如果待會聯繫不上我,請立刻來這裡!」掛斷電話,我環顧四周,試圖尋找任何脫困的機會。牆邊有個電箱,我試著打開,想關閉電源引起注意,但電箱同樣被牢牢鎖住。

我開始用力敲打牆壁,希望隔壁的小吃店能聽到動靜,但回應我的只有死寂。就在絕望之際,我瞥見側邊牆上有一道不起眼的門。我衝過去,試圖推開,卻發現它也被鎖住了。我不顧一切地用腳猛踹,終於,門板應聲裂開,一道微光從縫隙透進來。

我奮力擠出那道門,終於重見天日。但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男子突然從旁邊竄出,一把抓住我的手臂,語氣陰沉地說:「裡面的事跟我沒關係,但你現在不能走。」

我瞪著他,冷冷反問:「如果跟你沒關係,為什麼要攔著我?」他一愣,彷彿被我的氣勢震住,鬆開了手。我趁機衝向人群聚集的街道,轉頭對圍觀的路人喊道:「這間民宿有問題!他們把客人鎖在裡面!」

逃離險境

我心知這裡可能仍在對方的掌控範圍內,於是迅速跳上機車,油門一催,頭也不回地駛離這片詭譎之地。遠處傳來警笛聲,我知道,警察正在趕來。而我,終於從這場莫名的危機中脫身,卻仍心有餘悸。

這趟台南之旅,本該是放鬆的充電之旅,卻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逃脫遊戲。那間民宿的真相究竟如何?我無從得知。但我只知道,有些地方,看似溫暖的避風港,背後卻可能隱藏著讓人不寒而慄的秘密。

想看後續發展的請到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