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20250527夫妻車上聊天

我住的鄉下地方,早餐店寥寥無幾,所以當附近新開了一間早餐店時,我還挺興奮的,覺得終於有了方便的選擇。

然而,試著買了幾次後,這間店對我們來說形同虛設。

原因很簡單:口味實在不怎麼樣!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餐點都是預先做好,而非現點現做,總少了那股新鮮的滋味。

某天開車時,老婆隨口提到這間店的新變化:「聽說他們現在多了炒飯和炒麵的品項。」我聽了卻只是搖搖頭,心想:就算菜單再怎麼花俏,這間店的生意恐怕還是起不來。

因為他們忽略了早餐店最關鍵的成功因素——用心做好每一份餐點的品質與溫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

--------------------------------------------

根據資料指出,爐主資格可能透過捐獻或競標方式決定,

但這通常結合信仰虔誠度考量,而非純粹金錢交易。

但我想,如果是有人真有心又有錢的話肯定是可以當上爐主的。

但我好奇的是,當爐主的好處是什麼?

我始終相信一定跟某些利益有關,而不只是單純的信仰。

那天就是在跟老婆聊到這些,

無意間聊到可以開發一款有機會爆紅的產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78s


--------------------------------------------

她隨手拿起一張CD,興致勃勃地說想聽《紳士密令》的電影原聲帶。

我瞥了一眼,搖頭說:「這不是那張CD啦!《紳士密令》上映時,已經有Spotify了,從那之後我就沒再買過CD。」

這話題一開,聊著聊著就扯到了《紳士密令》第二集無疾而終的遺憾。

那部電影的結尾明明埋下續集的伏筆,吊足了觀眾胃口,卻始終沒等到任何續集的消息,連一點風聲都沒有,實在讓人扼腕。

我腦中靈光一閃,冒出一個促成續集開拍的點子——不過,說實話,這方法八成行不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212s

--------------------------------------------

老婆是劉德華的粉絲已經很久了

也幻想過無數次能夠跟他近距離接觸的畫面

於是,在某一天我提供她一個思路

也祝福她能夠一圓這一個心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296s

--------------------------------------------

為什麼大家都想看老了的女明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450s

--------------------------------------------

長生不老藥為什麼含重金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520s

--------------------------------------------

頻道名稱:你如果不想出現就跟我聯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732s

--------------------------------------------

沒帽子就別看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JfYB7OW4Y&t=779s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從賀瓏事件讓我學到的事

今天聽了《0204純聊天podcast,裡面講了喜劇演員賀瓏的感情風波,說他被貼上「渣男」標籤。故事聽起來像八卦,但我靜下來想想,這不只是別人的故事,也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過去在感情和生活中的不足。賀瓏的故事讓我問自己:我有沒有不小心傷了身邊的人?我有沒有用心對待他們?

賀瓏在喜劇圈耕耘多年,也曾經在事業上風光無限,但他卻因為在感情事件的處理方式讓他的喜劇生涯幾乎全軍覆沒。

回想自己,我是不是也曾經因為太忙、太專注自己的事,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比如那次媽媽生病,我只匆匆打電話問候,卻沒真的放下工作去陪她。我當時沒想那麼多,但現在想想,她可能需要的不只是問候,而是家人陪在她身邊的溫度。

賀瓏跟前女友分手後,很快就跟Albee去大阪旅行,乍看下沒什麼錯,畢竟分手後可以有新生活。可是前女友剛離世,親友還在傷心,他這樣的快樂只更顯得刺眼。還有那封公開的信件,雖然他想澄清誤會,卻讓前女友的朋友更難過。我問自己:我有沒有不小心傷了人,還渾然不覺?

記得有次跟朋友吵架,我急著證明自己對,就將跟他的對話轉述給別人聽,結果因此傷了彼此的感情。當下我可能只想著讓自己好過,卻忘了尊重別人的隱私。而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品格。

寫到這,我想起心理學家Rogers說的,成長從「接納自己」開始。我不是壞人,但有時候太自我,太急著往前衝,忘了身邊人的心。賀瓏可能也不是故意傷人,但他忘了同理心,忘了負責任。我不想當下一個賀瓏,所以我要提醒自己三件事:

  1. 用心傾聽:別人難過時,別急著說「沒事」,要像跟朋友喝酒時,靜靜聽他抱怨工作一樣,認真聽對方的心聲。哪怕是配合演出也好,先讓對方情緒好一點是當前最重要的事。
  2. 負責任:感情和生活都需要承擔責任。別因為一時忙碌或衝動,傷了愛我的人。賀瓏如果能在天殘需要時多陪陪她,故事可能不一樣。
  3. 尊重別人:別把別人不開心的事當話題講,多一些同理心會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另外,我也覺得,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改變。我希望未來的自己,能更勇敢地面對錯誤,然後用行動證明我可以更好。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Agoda住房受困驚魂記4

以下為轉貼我在網路上看到似乎跟我遇到的事件有關的文章內容:

本來這件事有可能成為我這一生的祕密,但冥冥中似乎有安排希望我把這件事說出去。

在大約三個月前某天中午,我在台南某條路上檢到了一個小型攝影機。

之所以知道那是攝影機是因為我平常有在拍一些影片,否則以這台攝影機的超小尺寸,估計一般人都看不出來。

當我撿到後,我就想交給警察局。

於是,我騎上我的機車打算交給在回家的路上可能會遇到的警察局。

但因為延途都沒遇到,於是我就回家了。

基於好奇心,於是我將攝影機接上電腦想看看裡面有什麼。

打開電腦後看了檔案縮圖,大概可以判斷是某個單身女子的旅行紀錄。

考慮到我只是想將東西物歸原主,所以我並沒有每則都看,而是很快的就選舉最後一個檔案。

我想知道在這台攝影機遺失之前的最後時刻發生的事情。

當我看了這個檔案後,我整個晚上都睡不著了。

我只確定一件事,我明天一早必須跑一趟警察局。


到了早上,我還沒吃早餐就前往離家最近的警察局。

我跟值班警察說,我撿到一台攝影機,並交待了我撿拾該攝影機的時間地點。

警察問我是否有看過裡面的內容?

由於我擔心自己可能觸犯什麼刑責,於是回答說:「沒有,我不曉得裡面有什麼。

講完後,警察就說那可以了,我們會以遺失物流程處理將東西交回給失主。

於是我就離開了。


但回去之後的幾天我始終心神不寧,很想知道警察處理的狀況如何。

於是,幾天後我又主動打了電話過去該派出所,並詢問關於該遺失物的處理狀況;其實,比起處理狀況,我更好奇警局員警對於該遺失物的處理方式。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我為什麼這麼有心(或者多事)

這件事不是交給警察處理就沒我的事了嗎?


的確,如果它只是一個單純的遺失物,我實在沒必須過度熱心。

但重點是,這個攝影機它不單純是一個遺失物,它是一個重大事證。

一個關於非法囚禁、人口拐賣,甚至可能是命案的事證。


接下來,我要說明那天回家後,我從那台攝影機影像檔案中看到的內容。

那一段影片顯示著那台攝影機的主人的第一人稱視角(感覺攝影機是放在她的胸前位置)站在馬路上往一個木門拍攝的畫面,畫面以外是一名小姐的聲音說著:「我剛到這間XXX XXX的民宿地址了,但這裡雖然門牌沒錯,但卻看不到任何民宿的招牌,而大門則是一個裝上密碼鎖的木門。」

接著她拿起手機播打應該是民宿的電話:「你好,請問這裡是XXX XXX的民宿嗎?對,我是今天要入住的房客,我姓X,請幫我確認一下。對,我只有一位。好的,密碼是XXXXXXX,好的,我電話先不掛。ok了,門打開了。有,是要將這兩扇門關起來嗎?好的,好我現在走進去了。請問鞋子要脫在這裡嗎?好的。」接著掛了電話。


當她走上樓後裡面就出現3名小平頭穿著黑緊身綿T的年輕男子,共通點是手臂跟小腿都有刺青坐在小沙發上面盯著她。其中一名男子跟她說,妳東西可以先放著,這裡有洗手間看要不要先上廁所。接著畫面走進廁所當中,但看的出來她並沒有在上廁所,而是拿出手機像是要跟誰聯絡。沒一會兒電話還沒通,門外的男生就喊著小姐可能要請妳先出來了喔!妳還好吧?接著畫面就是從小小的窗口掉落到地上。


此刻的影片還在持續拍攝了約10分鐘左右才關掉。


老實說,我不確定這段影片代表了什麼?但我相信任何人看到這一段影片都會覺得不對勁,也會跟我一樣好奇這名女性旅客接下來的遭遇。


於是,我也才會在幾天後又主動去電詢問案件處理進度如何。

只不過,已經經過3個多月了,案件卻都沒有更新進度。


這段時間我有將事情告訴少數幾個我比較相信的朋友,也有在相關公家單位任職的朋友,但結論幾乎都是勸我不要管太多閒事。


我現在還能做的,就是三不五時上網搜尋看看有沒有其它關於那間民宿的討論。

直到,我看到了一篇討論串。於是,我決定發佈這件事。

-----------------------------------------------------------

以上,我有發訊息詢問了,但他還沒有回覆我。

看了這篇內容,我更加確定一定要將事情查清楚。

於是我又再打了電話給觀光局以及偵察隊的電話詢問案件進度。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觀光局的人員素質恐怕才是國旅的殺手

說實話,我對於台灣公務員的服務態度一向沒什麼信心,像是上次跟觀光局郭先生的對話就快讓我吐血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1gEB1fNueU

至於為什麼差點吐血,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1. 缺乏明確的進度回饋
    • 行為:在66日被詢問稽查流程時間時,郭先生稱「無法告知大致時間」,未提供任何參考時程。
    • 批評原因:作為公務員,應提供合理透明的行政流程資訊,模糊回應讓檢舉人感到不受重視,降低對公部門的信任。
  1. 稽查行動效率低落
    • 行為:612日前往稽查卻因「沒能進入現場」就離開,未採取進一步行動(如聯繫屋主或後續安排)。
    • 批評原因:稽查行動草率,面對涉嫌非法囚禁的嚴重案件,缺乏積極性和應有的緊急處置,延誤案件進展。
  1. 對案件嚴重性反應遲鈍
    • 行為:檢舉人提及民宿涉嫌非法囚禁並已報警(提供案號),郭先生未表現出對此高度敏感,僅表示「依照程序發函」。
    • 批評原因:未優先處理涉及人身安全的案件,顯示對案件嚴重性缺乏判斷力,未能展現公務員應有的責任感。
  1. 回應反覆、立場曖昧
    • 行為:在對話中,郭先生先承認民宿「基本上是非法業者」,但隨後又改口「需再確認」,對是否非法始終未給明確答案。
    • 批評原因:反覆的說詞顯示專業知識不足或有意迴避,未能以權威立場回應,削弱公部門的可信度。
  1. 對合法性查證的邏輯混亂
    • 行為:當檢舉人質疑為何觀光局無法確認民宿合法性時,郭先生反問「你有沒有入住過?」並稱「這是兩件事」,邏輯不清。
    • 批評原因:將檢舉責任推給消費者,忽略觀光局擁有合法民宿資料庫的職權,顯示業務不熟或推卸責任。
  1. 對消費者權益的漠視
    • 行為:郭先生暗示檢舉人需「入住過」才有資格指控非法民宿,無視消費者查詢合法民宿的合理需求。
    • 批評原因:態度不友善,未能站在消費者立場提供協助,反而增加檢舉門檻,令人質疑其服務意識。
  1. 未充分利用既有資源
    • 行為:檢舉人指出台灣民宿網可查詢合法民宿,郭先生卻遲遲未主動確認,直到被逼問才勉強承認該民宿不在名單內。
    • 批評原因:未善用觀光局的查詢系統,拖延案件進展,顯示工作被動且缺乏主動性。
  1. 行政程序僵化
    • 行為:郭先生強調「依規定需請業者說明」,即使民宿疑似非法,仍優先保障業者權益而非加速處置。
    • 批評原因:過於拘泥程序,忽略案件的緊急性與消費者保護,給人「官僚拖延」的負面印象。
  1. 溝通態度不佳
    • 行為:在對話中,郭先生語氣閃躲(如「呃...沒錯」),對檢舉人的質疑未展現耐心或同理心。
    • 批評原因:缺乏有效的公眾溝通技巧,未能緩解檢舉人的不滿,反而加劇對立,損害公部門形象。
  1. 未能建立公眾信任
    • 行為:整段對話中,郭先生的模糊回應與反問(如「你有證據嗎?」)讓檢舉人質疑觀光局是否可能「收黑錢視而不見」。
    • 批評原因:未能以專業態度消除公眾疑慮,間接助長對公部門廉潔與效率的負面刻板印象。


總結

郭先生的行為在處理非法民宿檢舉案中,展現了效率低下、態度曖昧、程序僵化、溝通不佳及對案件嚴重性反應遲鈍等問題。這些缺失不僅延誤了對涉嫌非法囚禁的民宿的處置,也讓檢舉人對公部門的專業性與誠信產生質疑。作為承辦人員,郭先生未能有效履行職責,未能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公眾信任,值得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