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很欣賞的台灣人之一。
那時候他在得了國際大獎後開了自己的麵包店。
偶然一次機會我在裡面挑麵包的時候他突然出現,
我像個小粉絲也拿起手機也想拍下他的玉照
他看到我在拍他就不動並對我微笑
加上他謙卑、溫和的形象
這樣的人如何不讓人喜歡。
也因為他的好形象遇到不順的事
就很多人跳出來為他抱屈。
公親變事主,總統是最佳代表。
其實,根本不需要如此。
學歷制度有其原則,不能說有原則就是彊化。
要不然又何必給文憑?
他想念EMBA大可去旁聽
一樣學的到東西。
但若是要文憑
學校的確有必要考量其程度是否跟的上
基礎的教育足不足夠銜接這最高階的學程。
否則,學校豈不成了學店?
如果說原則有不合時宜的地方
那就該拿出來檢討,但必須通盤。
吳寶春也說了:不宜只因為他一人而修改法令。
他知道,這樣對很多人其實並不公平。
另外,到國外念書就是人才外流的論點更是可笑。
吳先生不像是忘本的人,學以致用在台灣又何嘗不可。
若認為台灣的教育體化彊化,那新加坡的師資說不定更適合他呢!
而這些事,都不應該是總統的高度應該過分關注的。
就整件事來看:
學校有原則、吳寶春有原則,最沒原則的竟是我們的總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